赤泥使用量对Cd污染稻田水稻生长的影响和修复机理
范美蓉; 罗琳; 廖育林; 秦晓波; 陈心胜; 吴家梅
刊名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08-25
期号04页码:36-41
关键词土壤学 Cd污染稻田 赤泥 水稻 修复机理
英文摘要研究赤泥对中轻度Cd污染的酸性潮泥田稻谷产量和Cd污染修复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谷产量随赤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早稻以施4500kg/hm2赤泥的产量最高,晚稻以施3000kg/hm2赤泥的产量最高,分别比不施赤泥增加了11.36%和8.30%;稻草产量与稻谷产量不同,随赤泥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水稻生长各时期土壤pH值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随赤泥施用量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施用赤泥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土壤pH值,还具有持续性。赤泥因其呈碱性可提高土壤pH值,而土壤pH值升高将使大量易溶性Cd向难溶态转化,pH值升高是导致土壤Cd活性降低最直接的原因。施用赤泥后土壤有...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18721]  
专题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_气候变化研究室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范美蓉,罗琳,廖育林,等. 赤泥使用量对Cd污染稻田水稻生长的影响和修复机理[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04):36-41.
APA 范美蓉,罗琳,廖育林,秦晓波,陈心胜,&吴家梅.(2012).赤泥使用量对Cd污染稻田水稻生长的影响和修复机理.安全与环境学报(04),36-41.
MLA 范美蓉,et al."赤泥使用量对Cd污染稻田水稻生长的影响和修复机理".安全与环境学报 .04(2012):36-4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