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资源环境学院  > 期刊论文
西北内陆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通量数据空间代表性研究
张琨; 韩拓; 朱高峰; 白岩; 马婷
刊名干旱区地理
2015
卷号38期号:4页码:743-752
关键词涡度相关 通量源区 FSAM 西北内陆河流域
中文摘要涡度通量数据的空间代表性问题是影响其数据质量不确定性的重要原因。选取了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四个通量观测站生长季数据,采用FSAM模型对各站点通量贡献源区范围以及通量贡献最大值点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在不稳定与稳定两种大气层结条件下各站点源区的主要分布范围(P=80%):盈科站源区范围相对最小(90~200 m);阿柔站源区范围约为(120~140 m);关滩站源区范围约为(500~600 m);敦煌站源区范围约为(140~280 m)。同时结合各站点仪器架设高度以及不同的下垫面生态环境等因素,对通量源区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仪器的架设高度直接影响涡度源区范围;不同的下垫面生态环境形成不同的近地面湍流状态进而对通量源区的分布产生间接影响。结果表明各站点观测的通量信息基本均来源于所感兴趣的研究区域。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86071]  
专题资源环境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琨,韩拓,朱高峰,等. 西北内陆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通量数据空间代表性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15,38(4):743-752.
APA 张琨,韩拓,朱高峰,白岩,&马婷.(2015).西北内陆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通量数据空间代表性研究.干旱区地理,38(4),743-752.
MLA 张琨,et al."西北内陆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通量数据空间代表性研究".干旱区地理 38.4(2015):743-75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