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资源环境学院  > 期刊论文
甘肃天水武山县南峪村的维曼嵌齿象及其生物地层学意义(英文)
王世骐; 刘善品; 颉光普; 刘佳; 彭廷江; 侯素宽
刊名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3-01-15
期号1页码:11-13
关键词甘肃天水 中中新世 长鼻类 维曼嵌齿象 生物地层
中文摘要报道了甘肃天水地区武山县四门镇南峪村地点发现的一件残破的未成年维曼嵌齿象(Gomphotherium wimani)下颌,标本保存有完整的p3,dp4,m1齿列。颊齿齿冠显示出嵌齿象属(Gomphotherium)的一些进步特征,例如齿脊前后压缩,齿谷宽阔,副齿柱后中心小尖凸显,中附锥和中心小尖趋于分裂,有弱的白垩质发育,符合维曼嵌齿象的鉴定特征。维曼嵌齿象此前发现于甘肃的中中新统,而南峪村地点的含化石地层可与周围其他地点的中中新统对比,因此,南峪村地点维曼嵌齿象层位的地质时代为中中新世。同时,结合孢粉学研究的结果,可能说明中中新世时期,天水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低齿冠的哺乳类如嵌齿象等动物生...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50428]  
专题资源环境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世骐,刘善品,颉光普,等. 甘肃天水武山县南峪村的维曼嵌齿象及其生物地层学意义(英文)[J].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3(1):11-13.
APA 王世骐,刘善品,颉光普,刘佳,彭廷江,&侯素宽.(2013).甘肃天水武山县南峪村的维曼嵌齿象及其生物地层学意义(英文).古脊椎动物学报(1),11-13.
MLA 王世骐,et al."甘肃天水武山县南峪村的维曼嵌齿象及其生物地层学意义(英文)".古脊椎动物学报 .1(2013):11-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