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生物农药研究室
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质粒形态的研究
龚永兴; 杨怀文; 杨秀芬; 刘峥; 袁京京
刊名植物保护
2008
卷号34期号:5页码:44-47
关键词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 质粒 型态变异 抗生素抗性基因
ISSN号0529-1542
其他题名Study on the plasmid morphology in Xenorhabdus nematophila var. pekingensis strain
英文摘要嗜线虫致病杆菌是小卷蛾斯氏线虫体内的共生细菌,在实验室条件下延长培养将会出现型态变异,即从野生型的I型细胞变为Ⅱ型细胞。本文以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Ⅰ、Ⅱ型菌株为材料,对其质粒形态进行了研究。运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电泳结果发现Ⅰ型菌带型单一,只有一条,分子量大于23kb,命名为pBJ-1。而Ⅱ型菌株除了含有大于23kb的条带外,还有另一条带出现在6kb的位置上,分别命名为pBJ-2和pBJ-3。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后,两菌株质粒得到的消化产物有所不同,即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Ⅰ型、Ⅱ型菌株之间的质粒存在差异。本试验还尝试将质粒pBJ-1和pBJ-2分别转化到大肠杆菌DH5a感受态细胞中,并证明这两种质粒上可能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链霉素抗性基因。
学科主题植物保护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7631]  
专题植物保护研究所_生物农药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龚永兴,杨怀文,杨秀芬,等. 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质粒形态的研究[J]. 植物保护,2008,34(5):44-47.
APA 龚永兴,杨怀文,杨秀芬,刘峥,&袁京京.(2008).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质粒形态的研究.植物保护,34(5),44-47.
MLA 龚永兴,et al."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质粒形态的研究".植物保护 34.5(2008):44-4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