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植物病害研究室
甘薯茎线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Dd-ace-2全长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丁中1; 彭德良1; 黄文坤1; 贺文婷1; 高必达2
刊名生物工程学报
2008
卷号24期号:2页码:239-244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 乙酰胆碱酯酶 cDNA克隆 Dd-ace-2
ISSN号1000-3061
其他题名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Acetylcholinesterase Gene Dd-ace-2 from Sweet Potato Stem Nematode Ditylenchus destructor
英文摘要利用RT-PCR、RACE技术克隆了甘薯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乙酰胆碱酯酶基因(Dd-ace-2)cDNA(GenBank登录号EF583058).用DNAMAN5.0、MEGA3.0进行了序列分析。克隆的Dd-ace-2基因cDNA全长2425bp,包含一个220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34个氨基酸。Dd-ace-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秀丽小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和动物寄生线虫胎生网尾线虫(Dictyocaulus viviparous)ace-2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达48.0%、42.7%和42.1%。在推导的734个氨基酸残基的前体蛋白中,前面的701个氨基酸残基是成熟的乙酰胆碱酯酶序列,其预测的分子量为79240.38D。在一级结构中,形成催化活性中心的3个氨基酸残基(Ser291,Glu442和His574)、胆碱结合位点Trp(177),以及在亚基内形成二硫键的6个半胱氨酸完全保守;在电鳐乙酰胆碱酯酶分子的催化功能域中存在14个保守的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其中10个在甘薯茎线虫乙酰胆碱酯酶中完全保守。与其它线虫和物种乙酰胆碱酯酶的聚类分析显示。甘薯茎线虫的乙酰胆碱酯酶与其它线虫乙酰胆碱酯酶ACE-2同属一个支系。
学科主题生物化学 ; 植物保护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5574]  
专题植物保护研究所_植物病害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4;
2.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 湖北, 长沙, 410128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丁中,彭德良,黄文坤,等. 甘薯茎线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Dd-ace-2全长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 生物工程学报,2008,24(2):239-244.
APA 丁中,彭德良,黄文坤,贺文婷,&高必达.(2008).甘薯茎线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Dd-ace-2全长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生物工程学报,24(2),239-244.
MLA 丁中,et al."甘薯茎线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Dd-ace-2全长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生物工程学报 24.2(2008):239-24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