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栽培生理学系
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根型ppc基因对水稻的遗传转化及其对光合速率的调节效应
张桂芳; 丁在松; 赵明
刊名作物学报
2015
卷号41期号:3页码:507-513
关键词稗草 根型Eppc基因 水稻 PEPC活性 净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ISSN号0496-3490
其他题名Transformation of Barnyardgrass (Echinochloa crusgalli) Root Type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Gene into Rice (Oryza sativa) Plants and Their Effects on Photosynthesitic Gas Exchange
英文摘要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是稻田中的C_4光合型杂草, 为了探索稗草ppc基因(Eppc)对水稻遗传转化的可行性及其对光合速率的调节效应, 首次将含有稗草根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PEPC)基因ppc cDNA的2个植物表达载体pUbi-Eppc、pRbcS-Eppc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水稻进行了遗传转化。对分化植株进行的PCR、RT-PCR、克隆测序和Western杂交等结果均表明稗草ppc基因已经整合到了水稻基因组中, 并且在转录和翻译水平都得到了表达。转基因水稻PEPC活性和气体交换参数测定结果表明T_0代多数植株的PEPC活性高于对照, 最高达到了对照的5.85倍;T_0代大多数转基因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比对照提高了20.00%, 最大地提高了47.16%, 同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也得到增强;T_6代大部分转化植株的PEPC活性及P_n仍保持高于对照, 本研究表明C_3根型ppc基因过量表达也可以提高水稻的P_n, 且证明稗草PEPC对光合作用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学科主题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1466]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栽培生理学系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桂芳,丁在松,赵明. 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根型ppc基因对水稻的遗传转化及其对光合速率的调节效应[J]. 作物学报,2015,41(3):507-513.
APA 张桂芳,丁在松,&赵明.(2015).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根型ppc基因对水稻的遗传转化及其对光合速率的调节效应.作物学报,41(3),507-513.
MLA 张桂芳,et al."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根型ppc基因对水稻的遗传转化及其对光合速率的调节效应".作物学报 41.3(2015):507-5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