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栽培生理学系
中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主要性状演变对密度的响应
李从锋; 赵明; 刘鹏; 张吉旺; 杨今胜; 柳京国; 王空军; 董树亭
刊名中国农业科学
2013-06-16
期号12页码:2421-2429
关键词玉米单交种 亲本 年代 主要性状 种植密度
英文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不同年代玉米主要性状的演变规律及其对密度的响应,为玉米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中国1960s、1980s、2000s3个年代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遗传改良过程中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主要性状的演变特征。【结果】随着年代的更替,不同时期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的籽粒产量均显著提高,其中2000s单交种相比1980s和1960s平均提高25.7%和35.8%,而其亲本提高了16.3%和29.7%,百粒重明显增加,但杂种优势指数差异不显著。不同年代玉米随年代更替株高、穗位高以及穗位高/株高变化不明显,而植株茎粗增大,叶向值显著升高,植...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0671]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栽培生理学系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东登海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从锋,赵明,刘鹏,等. 中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主要性状演变对密度的响应[J]. 中国农业科学,2013(12):2421-2429.
APA 李从锋.,赵明.,刘鹏.,张吉旺.,杨今胜.,...&董树亭.(2013).中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主要性状演变对密度的响应.中国农业科学(12),2421-2429.
MLA 李从锋,et al."中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主要性状演变对密度的响应".中国农业科学 .12(2013):2421-242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