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遗传育种系
CIMMYT小麦puroindoline基因型的进一步鉴定与分析
陈锋1; 夏先春1; Manila William2; Morten Lillemo3; Richard Trethowan2; Roberto J Pena2; 何中虎1
刊名中国农业科学
2006
卷号39期号:8页码:1518-1525
关键词普通小麦 人工合成小麦 puroindoline基因 PSI硬度
ISSN号0578-1752
其他题名Determin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uroindoline Alleles in CIMMYT Wheats
英文摘要【目的】籽粒硬度是小麦市场分级和定价的重要依据,影响磨粉和食品加工品质。CIMMYT是我国最重要小麦51种地之一,研究其硬度基因型对我国小麦51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方法】以CIMMYT常用的236份小麦亲本和高代品系为材料,采用改进的颗粒指数法、特异5I物的PCR扩增和改进的SDS—PAGE凝胶电泳对其SKCS硬度及其puroindoine基因型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202份硬质麦中,165份为PINA蛋白缺失类型;37份为Pinb-D1B类型,其中19份为非CIMMYT材料,18份亲本中均含有非CIMMYT材料。在34份软质麦中,有野生型、Pina—D1a/Pinb—D1i、Pina—D1c/Pinb-B1h、Pina—D1j/Pinb—D1i秘Pina—D1a/Pinb—D1j共s精基因型,两种硬质类型中,Pina-D1b类型胚乳硬质程度明显高于(PSI硬度显著低于)Pina-D1b类型;4种软质类型中,Pin8-D1C/Pinb-D1h和Pin8一D18/Pina-D1i类型胚乳硬质程瞍显著商于(PSI硬暖显著低于、Pina-D1j/Pinb-D1i和Pina-D1i/Pinb-D1i类型。通过分析各类型的puroindoline基因序列发现,Pinb-D1b和Pinb-D1i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突变后仍表现为软质是因为第28位精氨酸变成色氨酸,其余软质变异类型色氨酸丰富区附近均未发生变化,这可能是导致其胚乳质地仍未变硬的主要原因。【结论】在先前研究基础上,本试验对CIMMYT小麦基因型作了进一步分析,发现系谱中没有外源材料的所有CIMMYT硬质麦均为Pina-D1b类型。从山羊草引进的软质突变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硬度差异。
学科主题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1178]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遗传育种系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 北京, 100081;
2.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3.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植物环境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锋,夏先春,Manila William,等. CIMMYT小麦puroindoline基因型的进一步鉴定与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8):1518-1525.
APA 陈锋.,夏先春.,Manila William.,Morten Lillemo.,Richard Trethowan.,...&何中虎.(2006).CIMMYT小麦puroindoline基因型的进一步鉴定与分析.中国农业科学,39(8),1518-1525.
MLA 陈锋,et al."CIMMYT小麦puroindoline基因型的进一步鉴定与分析".中国农业科学 39.8(2006):1518-152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