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P分析小豆种(Vigna angularis)内遗传多样性
宗绪晓1; D Vaughan2; A Kaga2; N Tomooka2; 王新望2; 关建平1; 王述民1
刊名作物学报
2003
卷号29期号:4页码:562-568
关键词AFLP 小豆(Vigna angularis)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ISSN号0496-3490
其他题名Genetic Diversity in Vigna angularis Revealed by AFLP Analysis
英文摘要利用12对ART引物,对来自于世界6个国家的146份小豆(Vigna angularis)栽培变种(var. angularis)和野生变种(var. nipponensis)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580条清晰的显带,其中313(53.93%)条呈多态性,平均每对AFLP引物得到26.08条多态性带;平均遗传距离0.35,变异幅度为0.00一0.87。利用AFLP多态性数据进行的Jaccard',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绘制的聚类图,可将其中的143份种质相互区分开,并将其中的145份小豆资源划分成8个明显不同组群,显示小豆种内存在足够的遗传多样性用于资源材料的准确鉴别与分类。8个组群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地域相关性,以及遗传类型趋同性。通过各组群内和组群间的遗传距离比较,发现世界小豆主要栽培资源以及日本野生、半野生资源中蓄积的遗传多样性较匮乏,而储藏于中国野生小豆资源、喜马拉雅地区栽培和野生资源中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学科主题农业工程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1151]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质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81;
2.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宗绪晓,D Vaughan,A Kaga,等. AFLP分析小豆种(Vigna angularis)内遗传多样性[J]. 作物学报,2003,29(4):562-568.
APA 宗绪晓.,D Vaughan.,A Kaga.,N Tomooka.,王新望.,...&王述民.(2003).AFLP分析小豆种(Vigna angularis)内遗传多样性.作物学报,29(4),562-568.
MLA 宗绪晓,et al."AFLP分析小豆种(Vigna angularis)内遗传多样性".作物学报 29.4(2003):562-56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