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P标记分析生活力影响大豆中黄18种质遗传完整性
王栋; 张志娥; 陈晓玲; 辛霞; 辛萍萍; 卢新雄
刊名作物学报
2010
卷号36期号:4页码:555-564
关键词大豆 生活力 繁殖世代 AFLP 遗传完整性 种质保存
ISSN号0496-3490
其他题名Analysis of Viability Affecting on Genetic Integrity in Soybean Germplasm Zhonghuang 18 by AFLP Markers
英文摘要以中黄18种子为试验材料, 采用不同时间(0、112、154和196 d)老化处理, 获得4个群体G_0-1、G_0-2、G_0-3和G_0-4, 其发芽率分别为98.0%、95.0%、81.0%和79.0%. 将这4个群体进行2次田间繁殖, 得到4个繁殖一代群体G_1-1、G_1-2、G_1-3和G_1-4及4个繁殖二代群体G_2-1、G_2-2、G_2-3和G_2-4. 以群体G_0-1为对照, 选用12对AFLP引物组合分析12个群体的遗传完整性. 结果显示, 所有处理群体与对照群体G_0-1的等位基因频率t检验概率值均为1.00, 即无显著差异. 群体G_2-4与对照群体G_0-1的遗传相似系数仍高达0.9333, 表明发芽率为79.0%群体的繁殖二代群体与对照群体的遗传相似性仍然较高. 显著性t检验结果显示, 与对照群体G_0-1相比, 群体G_1-1、G_2-1、G_1-2和G_2-2的每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Ae)、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香农指数(I)差异不显著; 群体G_0-3、G_0-4、G_1-3、G_1-4、G_2-3和G_2-4的上述遗传多样性参数则显著降低. 与对照群体G_0-1相比, 群体G_1-1、G_2-1、G_1-2和G_2-2的稀有等位基因数无显著变化; 而群体G_0-3、G_0-4、G_1-3、G_1-4、G_2-3和G_2-4的稀有等位基因数则大幅下降. 以上结果表明, 与对照群体相比, 由发芽率分别为98.0%和95.0%的群体更新的子代群体, 其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稀有等位基因数无显著变化, 而由发芽率分别为81.0%和79.0%的群体更新的子代群体, 则显著下降. 因此, 生活力下降比繁殖世代对大豆种质群体的遗传结构影响更大, 建议初始发芽率为98.0%的大豆种质更新发芽率标准不应低于81.0%
学科主题农学(农艺学)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1148]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北京, 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栋,张志娥,陈晓玲,等. AFLP标记分析生活力影响大豆中黄18种质遗传完整性[J]. 作物学报,2010,36(4):555-564.
APA 王栋,张志娥,陈晓玲,辛霞,辛萍萍,&卢新雄.(2010).AFLP标记分析生活力影响大豆中黄18种质遗传完整性.作物学报,36(4),555-564.
MLA 王栋,et al."AFLP标记分析生活力影响大豆中黄18种质遗传完整性".作物学报 36.4(2010):555-56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