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经济学院  > 期刊论文
中国地方性贫困原因新探
夏永祥; 潘未名
刊名开发研究
1993-12-15
期号6页码:39-43
关键词贫困地区:3981 贫困根源:3754 地方性:3740 贫困原因:3536 均衡:2946 封闭系统:2802 农户经济行为:2762 综合作用:2709 贫困理论:2562 社会经济环境:2340
中文摘要学术界关于地方性贫困原因的观点可以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加以概括。主体不发育论如人口数量超载、人口素质低下,客体不完善论如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环境)、资本积累不足和生产结构错误(社会经济环境)。(参见何懋(纟贲)《中国西部移民纪略》,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陈瑞计《贫困根源新探》,《开发研究》1992年第6期。)但无论哪种观点,都有两个共同的倾向:一是不同程度地引入了西方贫困理论的思想;二是将贫困及其要素的作用和反作用机制割裂开来,或在因果关系上持相反的意见。(参见杨胜坤《贫困界定论》,《开发》1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02.201.7.4:8080/handle/262010/67447]  
专题经济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夏永祥,潘未名. 中国地方性贫困原因新探[J]. 开发研究,1993(6):39-43.
APA 夏永祥,&潘未名.(1993).中国地方性贫困原因新探.开发研究(6),39-43.
MLA 夏永祥,et al."中国地方性贫困原因新探".开发研究 .6(1993):39-4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