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人参种子后熟期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
张志娥; 石思信; 肖建平; 张连学; 魏云洁; 孔祥义
刊名特产研究
1996-03-30
期号01页码:3
关键词人参种子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形态后熟 生理后熟
英文摘要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人参种子在后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同工酶酶谱因种子胚胎发育状态和时期的不同呈规律性的变化、从种子胚胎分化初期到胚率达50%时的酶谱与对照相比,在P1区多了1条极弱的酶带,同时其它酶带表现出活性的增强或减弱;P2区酶带的出现则说明种子胚胎形态分化已完成;P1区主带活性在生理后熟完成时得到最显著的增强,酶谱和酶活性的变化可以用于人参种胚形态和生理后熟的指标。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28934]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志娥,石思信,肖建平,等. 人参种子后熟期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J]. 特产研究,1996(01):3.
APA 张志娥,石思信,肖建平,张连学,魏云洁,&孔祥义.(1996).人参种子后熟期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特产研究(01),3.
MLA 张志娥,et al."人参种子后熟期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特产研究 .01(1996):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