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植物保护研究所
感染BYDV植株不同部位含毒量的测定
周希明; 周广和; 钱幼亭; Dr.P.Banks
刊名植物病理学报
1993-07-02
期号02页码:4
关键词黄矮病 病毒侵染 黄叶 血清学方法 新叶 BYDV 人工气候室 杂交后代 附加系 大麦黄矮病毒
英文摘要病毒侵染植株后,其各部位的含毒量有很大差异。在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筛选抗黄矮病小麦品种过程中,取接种苗的哪个叶片作为样品来测定含毒量,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及可靠程度。为了使实验更加灵敏,应取植株含量最高的部位检测,但在这方面,还没见有用血清学方法直接检测的报道。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9791]  
专题植物保护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种植业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希明,周广和,钱幼亭,等. 感染BYDV植株不同部位含毒量的测定[J]. 植物病理学报,1993(02):4.
APA 周希明,周广和,钱幼亭,&Dr.P.Banks.(1993).感染BYDV植株不同部位含毒量的测定.植物病理学报(02),4.
MLA 周希明,et al."感染BYDV植株不同部位含毒量的测定".植物病理学报 .02(1993):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