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栽培生理学系
冬小麦–夏玉米与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产量及光温资源利用特征比较
周宝元1; 王志敏2; 岳阳2; 马玮1; 赵明1
刊名作物学报
2015
卷号41期号:9页码:1393-1405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 双季玉米 产量 光温资源分配 光温资源利用效率
ISSN号0496-3490
DOI10.3724/SP.J.1006.2015.01393
其他题名Comparison of Yield and Light-temperature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between Wheat–Maize and Maize–Maize Cropping Systems
英文摘要优化传统冬小麦-夏玉米模式并探索新型种植模式是挖掘黄淮海区周年高产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冬小麦-夏玉米传统种植模式为对照(CK),建立了冬小麦–夏玉米优化种植模式(T1)和双季玉米模式(T2),于2009—2012年在河南新乡进行田间试验,对其周年资源分配、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T1模式通过播/收期调整,协调了两季的光、温资源分配比例(0.7∶1.0和1.4∶1.0);T2模式两季积温基本为均等分配,光照资源分配比例为1.5∶1.0。(2)资源分配的变化引起了产量的变化。与CK比,T1模式周年产量平均增幅为7.8%,其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夏玉米季,T1模式夏玉米季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生物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CK,且冬小麦晚播并未造成减产。双季玉米(T2)是"双C_4作物"的新型种植模式,其第1季的MLAI、生物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CK和T1,第2季(除MLAI外)显著低于CK和T1。T2与T1周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CK,平均增幅为9.2%。另外,T2模式周年日产量显著高于CK和T1,平均增幅分别为53.9%和46.2%。(3)T2模式周年光、温生产效率及籽粒光能利用效率显著高于CK和T1,平均增幅分别为30.5%和23.3%,15.5%和9.7%,30.3%和23.0%。综上所述,T1和T2高产高效模式建立的核心均是充分利用C_4作物玉米高物质生产能力的优势,二者的建立为黄淮海区周年产量潜力的挖掘及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思路。
学科主题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993]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栽培生理学系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1
2.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 10019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宝元,王志敏,岳阳,等. 冬小麦–夏玉米与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产量及光温资源利用特征比较[J]. 作物学报,2015,41(9):1393-1405.
APA 周宝元,王志敏,岳阳,马玮,&赵明.(2015).冬小麦–夏玉米与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产量及光温资源利用特征比较.作物学报,41(9),1393-1405.
MLA 周宝元,et al."冬小麦–夏玉米与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产量及光温资源利用特征比较".作物学报 41.9(2015):1393-140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