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栽培生理学系
不同生态区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王新兵; 侯海鹏; 马玮; 赵明
刊名作物杂志
2013
期号5页码:114-120
关键词大豆 生态区 种植密度 产量 产量构成
ISSN号1001-7283
其他题名Effect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on Soybea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Regions
英文摘要为探索大豆品种的适应生态区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挖掘品种高产潜力,以中黄35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生态区与种植密度两种处理,研究不同生态区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生态区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公主岭地区、廊坊地区和新乡地区适宜的种植密度分别达到188 750株/hm~2、200 000株/hm~2和177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比较不同生态区气候条件,河北廊坊地区因具有较高的日均气温和充足的降雨量,是大豆中黄35高产的适宜生态区。筛选出了不同生态区大豆中黄35的适宜种植密度,构建了高产群体结构,通过对产量构成的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与通径分析得出,生育期内活动积温高、日均气温在20?26℃范围内的天数多、鼓粒期降雨量充足和种植密度合理是优化大豆群体结构、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途径。
学科主题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583]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栽培生理学系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新兵,侯海鹏,马玮,等. 不同生态区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3(5):114-120.
APA 王新兵,侯海鹏,马玮,&赵明.(2013).不同生态区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作物杂志(5),114-120.
MLA 王新兵,et al."不同生态区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作物杂志 .5(2013):114-12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