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分子生物学系
图位克隆技术在玉米基因分离中的应用
吕洪坤; 郑军
刊名分子植物育种
2013
卷号11期号:3页码:460-468
关键词玉米 图位克隆 基因克隆 分子标记
ISSN号1672-416X
其他题名The Application of Map-based Cloning in Maize Gene Isolation
英文摘要图位克隆技术属于正向遗传学的范畴,它以突变表型在遗传群体中的分离为出发点,致力寻找导致突变的遗传基础,最终克隆出目的基因。本文简要介绍了图位克隆技术的遗传定位原理以及在玉米基因分离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遗传群体的构建,多态性分子标记的筛选,目的基因的初定位,精细定位,候选基因的获得、基因的功能验证等,最后分析了图位克隆技术在玉米中应用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可采取的解决措施。
学科主题农学(农艺学)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178]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分子生物学系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北京, 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吕洪坤,郑军. 图位克隆技术在玉米基因分离中的应用[J]. 分子植物育种,2013,11(3):460-468.
APA 吕洪坤,&郑军.(2013).图位克隆技术在玉米基因分离中的应用.分子植物育种,11(3),460-468.
MLA 吕洪坤,et al."图位克隆技术在玉米基因分离中的应用".分子植物育种 11.3(2013):460-46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