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遗传育种系
三江平原主要大豆栽培技术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张国军; 梁贵林; 陈德恩; 韩天富
刊名农学学报
2012-08-20
期号08页码:1-7
关键词大豆 三江平原 栽培模式 产量 效益
英文摘要为了解当前中国大豆种植效益偏低的症结所在,提出节本增效的技术途径,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农垦系统主要大豆栽培模式进行投入产出效益分析,比较各模式的优劣。选取典型、一致地块,在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的条件下,记载各模式大豆生产各环节的人力、物力投入情况,进行投入产出及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三江平原推广的大豆综合栽培技术模式中,大垄"行间覆膜"技术增产效果最为显著,2009—2010年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分别达4572.0kg/hm2和3880.5kg/hm2;玉米茬"原垄卡种"保水、省工,是节本增收的栽培措施,2009年单位面积效益最高,达9518.7元/hm2,2010年单位面积效益排在第二位;"大垄密...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1582]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遗传育种系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国军,梁贵林,陈德恩,等. 三江平原主要大豆栽培技术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J]. 农学学报,2012(08):1-7.
APA 张国军,梁贵林,陈德恩,&韩天富.(2012).三江平原主要大豆栽培技术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农学学报(08),1-7.
MLA 张国军,et al."三江平原主要大豆栽培技术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农学学报 .08(2012):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