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遗传育种系
中国春小麦籽粒硬度puroindoline基因等位变异检测
陈锋1; 何中虎1; 陈东升2; 张春利1; 夏先春1
刊名中国农业科学
2007
卷号40期号:2页码:217-224
关键词春小麦 籽粒硬度 Puroindoline基因 等位变异
ISSN号0578-1752
其他题名Allelic Variation of Puroindoline Genes in Chinese Spring Wheats
英文摘要[目的]研究中国不同麦区春小麦籽粒硬度基因型分布规律,为小麦品质改良和各麦区间资源交流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7个省、自治区的140份春小麦主栽品种、高代品系和主要亲本为材料,采用单籽粒谷物硬度测试仪、特异引物的PCR扩增、PCR产物的酶切(PvuII内切酶)和改进的SDS-PAGE凝胶电泳对其SKCS硬度及其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中国春麦区以硬质类型为主,共有野生型、Pina-D1b、Pinb-D1b、Pinb-D1c(先前未曾在中国冬麦区发现)和Pinb-D1p共5种类型.其中,Pinb-D1b在硬质麦占据主导地位,为51.5%;其次是Pina-D1b,为37.9%;Pinb-D1c和Pinb-D1p类型分别为4.9%和5.8%.后二者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Pinb-D1c主要分布在青海,Pinb-D1p则主要分布在甘肃.各puroindoline突变型SKCS硬度值显著高于野生型,Pina-D1b和Pinb-D1c类型SKCS硬度值显著高于Pinb-D1b和Pinb-D1p类型.[结论]本试验明确了puroindoline基因在中国春麦区的分布规律,总体上虽然以Pinb-D1b类型为主,但Pina-D1b类型分布也较为广泛,尤其在黑龙江等地区,因其对品质加工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建议该类型分布比例较高的地区多引进一些其它相对优良的基因型,如Pinb-D1b类型等.
学科主题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1279]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遗传育种系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国家小麦改良中心, 北京, 100081
2.宁夏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永宁, 750105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锋,何中虎,陈东升,等. 中国春小麦籽粒硬度puroindoline基因等位变异检测[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2):217-224.
APA 陈锋,何中虎,陈东升,张春利,&夏先春.(2007).中国春小麦籽粒硬度puroindoline基因等位变异检测.中国农业科学,40(2),217-224.
MLA 陈锋,et al."中国春小麦籽粒硬度puroindoline基因等位变异检测".中国农业科学 40.2(2007):217-22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