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种质库保存小麦种质寄藏真菌检测
段灿星; 王晓鸣; 朱振东; 武小菲
刊名中国农业科学
2006
卷号39期号:10页码:2016-2022
关键词小麦种质 种传真菌 健康检测
ISSN号0578-1752
其他题名Testing Seed Borne Fungi in Wheat Germplasm Conserved in China National Gene Bank
英文摘要【目的】了解国家种质库存小麦的主要寄藏真菌,评价不同地域来源的小麦种质健康状况。【方法】运用吸水纸法、平皿测定法和洗涤法检测了共1465份库存小麦种质。【结果】在来自陕西、河北和青海的712份小麦种质中,通过吸水纸法共检测到17属近40种真菌,其中陕西小麦种质上的优势菌群主要是交链孢(Alternaria)、根霉属(Rhizopus)、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离蠕孢属(Bipolaris)、芽枝霉属(Cladosporium)、膝葡孢属(Gonatobotrys)和毛壳霉属(Chaetomium)等,河北区小麦的优势菌群为交链孢、根霉属、青霉属、曲霉属、离蠕孢属、芽枝霉属和镰刀菌等,青海区小麦种子携带的真菌主要是交链孢、根霉属、离蠕孢属、芽枝霉属和聚端孢属(Frichothecium)等;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到对种子存活力具有严重破坏作用的病原菌有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iliforme)、节状离蠕孢(Bipolaris nodulosa)、草本芽枝霉(Cladosporium herbarum)等。通过平皿测定法在353份陕西小麦材料中检测到16属25种真菌,较为常见的几类真菌是交链孢属、曲霉属、离蠕孢属、膝葡孢属(Gonatobotrys)、青霉属、镰刀菌等。运用洗涤法在400份小麦种质中检出6份带有小麦条黑粉菌(Ustilago tritici)的材料,在陕西小麦材料中占1.3%,河北材料中占2.0%。【结论】在小麦种质中共检测到19个属真菌,大部分为腐生菌,少数属弱寄生菌,对种子存活力具有小同程度的影响。
学科主题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106239]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段灿星,王晓鸣,朱振东,等. 国家种质库保存小麦种质寄藏真菌检测[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0):2016-2022.
APA 段灿星,王晓鸣,朱振东,&武小菲.(2006).国家种质库保存小麦种质寄藏真菌检测.中国农业科学,39(10),2016-2022.
MLA 段灿星,et al."国家种质库保存小麦种质寄藏真菌检测".中国农业科学 39.10(2006):2016-202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