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VdLs.17)分泌组预测及分析
田李; 陈捷胤; 陈相永; 汪佳妮; 戴小枫
刊名中国农业科学
2011
卷号44期号:15页码:3142-3153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 分泌蛋白 信号肽 碳水化合物活性酶 激发子
ISSN号0578-1752
其他题名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VdLs.17 Secretome
英文摘要【目的】预测并分析大丽轮枝菌基因组范围内的分泌蛋白,为大丽轮枝菌分泌蛋白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已公布的大丽轮枝菌全基因组序列,组合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SignalP、TargetP、TMHMM、Big-pi和PROSITE,预测大丽轮枝菌基因组范围内所有分泌蛋白,定义为分泌组。统计分析分泌组中蛋白N-端信号肽特点;应用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类数据库和病原菌-寄主互作蛋白数据库对分泌组蛋白进行注释,预测分泌组中潜在果胶酶、纤维素酶和病原菌寄主互作蛋白;利用真菌激发子的保守结构域,预测分泌组中潜在的激发子蛋白集;应用BLASTP程序比较分析大丽轮枝菌和黑白轮枝菌分泌组,获得大丽轮枝菌相对于黑白轮枝菌特异的分泌蛋白。【结果】大丽轮枝菌分泌组共有922个蛋白。信号肽分析表明,以19个氨基酸为信号肽的蛋白数目最多,非极性氨基酸丙氨酸的出现频率最高,而有带电侧链的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出现频率最低,信号肽的-3和-1位置上的氨基酸相对保守。大丽轮枝菌分泌组含有158个潜在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类,其中,包括10个果胶水解酶和14个果胶裂解酶;190个潜在的病原菌-寄主互作蛋白、97个含有RxLx[EDQ]模体的蛋白和52个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量分泌蛋白;58个相对于黑白轮枝菌分泌组特异的蛋白。【结论】本文建立了预测大丽轮枝菌分泌组蛋白的方法。分泌组蛋白信号肽长度具有高度的变异性,氨基酸组成多为脂肪族氨基酸,序列在C-端结构域较为保守。分泌组中包含大量潜在的果胶降解酶、病原菌-寄主互作蛋白、RxLx[EDQ]模体蛋白和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量蛋白等致病相关蛋白。
学科主题植物保护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106122]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田李,陈捷胤,陈相永,等.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VdLs.17)分泌组预测及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5):3142-3153.
APA 田李,陈捷胤,陈相永,汪佳妮,&戴小枫.(2011).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VdLs.17)分泌组预测及分析.中国农业科学,44(15),3142-3153.
MLA 田李,et al."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VdLs.17)分泌组预测及分析".中国农业科学 44.15(2011):3142-315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