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云南树干附生苔藓生物量沿纬度、海拔梯度变化的特征
作者裴凤娟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7-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刘文耀
其他题名Biomass of Bole Bryophytes along the Latitudinal and Altitudinal Gradients in Yunnan
学位专业生态学
中文摘要附生苔藓植物是温带、热带和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结构性组
分。为探讨不同森林群落树干附生苔藓的生物量及其组成沿纬度、海拔梯度的
变化格局,以及不同森林类型中树干附生苔藓与宿主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样
地调查法,对云南热带(勐腊县)、亚热带(镇沅县)及亚高山(丽江玉龙县)
不同海拔不同森林类型中树干附生苔藓的总生物量、优势组分生物量和不同生
活型组分生物量的分布格局及其与宿主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1)随着纬度、海拔的升高,树干附生苔藓植物在各森林群落中的生物量呈
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丽江亚高山针叶林最高,为3.57 g·400 cm-2;镇沅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次之,为2.00 g·400 cm-2;勐腊热带森林最低,仅为0.53 g·400
cm-2。
2)勐腊县热带森林、镇沅县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丽江市玉龙雪山亚
高山针叶林,三种森林类型树干附生苔藓植物的优势组分差异明显,未发现相
同优势种。
3)随着单位面积上附生苔藓植物平均生物量的增加,优势种类的相对生物
量占比有所降低:勐腊县热带森林、镇沅县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丽江玉
龙雪山亚高山针叶林树干附生苔藓优势组分的生物量分别占总生物量的92.3%,75.6%和85.2%。
4)随着纬度和海拔的上升,3 种森林类型树干附生苔藓植物群落不同生活
型组分的生物量存在明显的分异规律。细平铺型、扇形和丛集型分别为勐腊县
热带森林、镇沅县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丽江玉龙雪山亚高山针叶林的优
势附生苔藓生活型。
5)本区树干附生苔藓植物中,广布种占总量的2.3%;局域优势种占11.4%;
多数树干附生苔藓为窄布低频种,占总量的32.0%。
6)不同宿主树木上树干附生苔藓的物种多样性差别较大;多数附生苔藓植
物对宿主附生树种的无明显选择性,只有网藓对木果柯表现出明显的附生专一
性。
公开日期2017-08-0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xtbg.org.cn/handle/353005/10545]  
专题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_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毕业生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裴凤娟. 云南树干附生苔藓生物量沿纬度、海拔梯度变化的特征[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