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
武建勇1; 彭华1; 蒋学龙1; 薛达元1; 杜凡1; 韩联宪1; 杨祝良1; 税玉民1; 刘培贵1; 杨晓君1
刊名生物多样性
2016
期号12页码:1414-1420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调查 编目 保护 滇西北
中文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2010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0–2030年)》,划定了32个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并设定了开展优先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的战略目标、优先领域与优先行动。为此,2010–2011年,环境保护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和高校的科研人员,在滇西北开展了18个县的以县域为单元的生物多样性本底示范调查与研究。调查内容包括生态系统(植被类型)和物种两个层次。生态系统主要调查县域内植被类型的多样性,完成了以群系为单位的植被类型编目;物种层次主要调查县域内高等植物、脊椎动物、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组成、数量和用途等,分析了特有物种和珍稀濒危物种数量等,完成了县域物种编目。本文基于调查结果,比较研究了不同县域间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发现植被类型(108个群系)和物种(高等植物4,481种、脊椎动物625种、大型真菌222种)最丰富的县均为玉龙县。同时,与历史记录对比研究发现,滇西北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数据十分欠缺,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客观有效决策。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本研究为中国未来开展大规模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提供了案例。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54484]  
专题昆明植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4.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5.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6.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武建勇,彭华,蒋学龙,等. 滇西北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J]. 生物多样性,2016(12):1414-1420.
APA 武建勇.,彭华.,蒋学龙.,薛达元.,杜凡.,...&戴蓉.(2016).滇西北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生物多样性(12),1414-1420.
MLA 武建勇,et al."滇西北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生物多样性 .12(2016):1414-142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