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流动法研究表面固定化配基与目标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高波; 靳刚
刊名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2005
卷号32期号:10页码:982-990
ISSN号1000-3282
其他题名Investigation of interaction force between surface immobilized ligand and objective molecule using shear flow chamber
中文摘要基于剪切流动腔技术,以微球作为受力载体,设计了一套可用于研究表面固定化配基与目标分子特异性相互作用力的实验和分析方法,并以人免疫球蛋白G (human IgG)和羊抗人免疫球蛋白G(goat anti-human IgG)分别作为模型配基和模型目标分子进行了研究.基于平面Poiseuille层流模型设计了流场参数,以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使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非特异性对照,判断微球与基片表面的结合力来自配基和目标分子的生物特异性相互作用,并由进一步的目标分子灭活对比实验确认了这一结论.实验观察到微球与基片表面的结合力受到配基面密度的影响,说明发生结合的是多对而非单对蛋白质分子.将95%的微球被剥离时对应的壁面剪切率设定为临界剪切率,由大量实验结果拟合得到了临界剪切率与配基面密度间的定量关系.在受力分析模型中,考虑到多分子的结合,以及分子键位置不同造成的力臂长度的差异,最终计算得到单对配基与目标分子的平均结合力约为342pN.
学科主题力学
类目[WOS]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 Biophysics
研究领域[WOS]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 Biophysics
收录类别SCI
语种中文
WOS记录号WOS:000232842500012
公开日期2007-06-15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16827]  
专题力学研究所_力学所知识产出(1956-2008)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波,靳刚. 剪切流动法研究表面固定化配基与目标分子的相互作用力[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2005,32(10):982-990.
APA 高波,&靳刚.(2005).剪切流动法研究表面固定化配基与目标分子的相互作用力.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32(10),982-990.
MLA 高波,et al."剪切流动法研究表面固定化配基与目标分子的相互作用力".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32.10(2005):982-99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