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厦门大学  > 2014年
教育的“微观—宏观悖论”与增长模型的设定
赵洪春 ; 刘延洁
2014-07-15
英文摘要赵洪春获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刘延洁是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2001年,Lant Pritchett 在研究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中长期的增长表现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举例来说,发展中国家的小学入学率从66%上升到了100%,中学入学率则从14%上升到了40%。 但是,同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表现却没有那么抢眼,大多数国家增长停滞,还不时爆发各种形式的经济危机。这个现象与广泛接受的教育与劳动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这一事实似乎是矛盾的。如果如 Lucas(1988)所强调的那样,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性的话,这里的矛盾就更明显了。
语种中文
出版者厦门大学《经济资料译丛》编辑部
内容类型其他
源URL[http://dspace.xmu.edu.cn/handle/2288/124464]  
专题2014年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洪春,刘延洁. 教育的“微观—宏观悖论”与增长模型的设定. 2014-07-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