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厦门大学  > 2011年
比较优势与异质企业; Daniel L. McFadden, James M. Poterba, and Robert M. Solow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Heterogeneous Firms
Andrew B. Bernard ; Stephen J. Redding ; Peter K. Schott ; 陈宇媚 ; 陈勇兵
刊名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7, 74(1): 31-66.
2013-12-06
英文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在贸易自由化下,国家、产业和企业特征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影响三者在一般均衡下的决策的。当企业拥有异质的生产率、国家间的相对要素丰裕度不同、产业间的要素密集度也不相同时,降低贸易成本将会引起资源在本产业本国以及跨产业跨国的重新分配。这种重新分配使所有部门都发生了实质的就业转换,且在比较优势产业引起的创造性破坏效应相对于比较劣势产业更大,还会放大事前的比较优势,创造更多的贸易利得。由国家间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总生产率的提高会抑制稀缺要素实际工资的下降,甚至会使该要素的实际工资上升。; 译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院国际贸易系(430060)
语种中文
出版者厦门大学《经济资料译丛》编辑部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dspace.xmu.edu.cn/handle/2288/58872]  
专题2011年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Andrew B. Bernard,Stephen J. Redding,Peter K. Schott,等. 比较优势与异质企业, Daniel L. McFadden, James M. Poterba, and Robert M. Solow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Heterogeneous Firms[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7, 74(1): 31-66.,2013.
APA Andrew B. Bernard,Stephen J. Redding,Peter K. Schott,陈宇媚,&陈勇兵.(2013).比较优势与异质企业.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7, 74(1): 31-66..
MLA Andrew B. Bernard,et al."比较优势与异质企业".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7, 74(1): 31-66. (20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