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厦门大学  > 法学院-已发表论文
论当事人适格及其判别基准
蔡景贤 ; 杨军
2015-03-30
关键词形式(程序)当事人 当事人适格 诉讼实施权二元论
英文摘要当事人适格解决的是“当事人应当是什么“的应然问题。我国现行立法关于当事人及当事人适格的规定存在不足。现行立法规定的立案审查制度,使得进入诉讼的原告即为正当原告,从而无所谓原告适格的问题,无需再行判别其主体资格正当与否,原告与原告适格二概念并未分离;对于被告适格的判别标准,法律未有明确规定。在采取形式(程序)当事人作为当事人概念基础后,当事人与当事人适格二者便发生分离:进入诉讼的当事人为形式当事人,可能并不适格。当事人是否适格,需要法院经当事人双方对席辩论后,运用特定的判别基准加以审查判断。此特定的判别基准即当事人是否享有诉讼实施权,而诉讼实施权的构成要件应采二元论,即管理权和诉的利益。
语种zh_CN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dspace.xmu.edu.cn/handle/2288/100471]  
专题法学院-已发表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蔡景贤,杨军. 论当事人适格及其判别基准[J],2015.
APA 蔡景贤,&杨军.(2015).论当事人适格及其判别基准..
MLA 蔡景贤,et al."论当事人适格及其判别基准".(20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