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厦门大学  > 法学院-已发表论文
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基于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的比较分析
卞建林 ; 廖森林
2012
关键词未决羁押 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英文摘要未决羁押严重背离无罪推定原则,但在我国却极为盛行。西方成熟的做法是限制未决羁押的适用,取保候审制度是减少未决羁押的有效路径。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比例过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不华也不实,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取保候审适用条件的正向规定,穷尽式的肯定情形与案件形态的多样性之间、有限的制度供给与无限的案件需求之间产生巨大鸿沟,唯有彻底颠覆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才能改变过度未决羁押的现状。将符合条件方可取保候审改为符合条件才能羁押,如司法机关不同意取保候审申请的,应当承担证明责任以证明其未决羁押的合法性。在实体上,为平衡取保候审的积极适用和保障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之间的冲突,应当将在取保候审期间逃匿的行为定为犯罪行为。香港特区和台湾地区与我国大陆在法域背景上存在较多相似之处,且两地在刑事司法正当程序方面蕴含优秀经验,我国应当借鉴香港和台湾地区保释制度规定,完善取保候审制度。
语种zh_CN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dspace.xmu.edu.cn/handle/2288/99849]  
专题法学院-已发表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卞建林,廖森林. 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基于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的比较分析[J],2012.
APA 卞建林,&廖森林.(2012).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基于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的比较分析..
MLA 卞建林,et al."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基于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的比较分析".(201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