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厦门大学  > 周宁
中国的“东方性”——帝国主义文化地图上的中国形象
周宁
2011-04-26
英文摘要作为一种西方帝国主义文化话语的“东方学”,通过一整套文本与观念体系、规范与机制,构筑了一个所谓的“东方”,并赋予该“东方”一系列表现特定的“东方性”的文化特征,诸如神秘、放荡、残暴、堕落、专制、腐败、古旧、停滞、混乱、邪恶……[1]赛义德的研究限于19世纪的西亚或伊斯兰东方,事实上,在东西方二元对立的差异与等级世界秩序中,作为西方的“文化他者”的“东方”,是可以延伸的,从埃及、土耳其一直到印度、中国、东南亚甚至西方之外世界所有地区。在19世纪西方帝国主义文化地图中,中国不仅属于“东方”,而且体现着“十足的东方性”,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东方的“黑暗中心”。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dspace.xmu.edu.cn/handle/2288/5688]  
专题周宁
人文学院-已发表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宁. 中国的“东方性”——帝国主义文化地图上的中国形象[J],2011.
APA 周宁.(2011).中国的“东方性”——帝国主义文化地图上的中国形象..
MLA 周宁."中国的“东方性”——帝国主义文化地图上的中国形象".(20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