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清华大学
“虎啸狮吼”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鲁迅及中国观众对好莱坞“兽片”的接受和阐释
龙缘之 ; Long Yuanzhi
2016-03-30 ; 2016-03-30
关键词“兽片”阐释 鲁迅 左翼影评人 中国“兽片” 动物 Xiaojing the composed time Weiwenhouxiaojingzhuan L黶hichunqiu J909.2
其他题名On the Chinese Audience's Attitude to Hollywood Films with Animals in 1930s
中文摘要"兽片"是鲁迅最喜欢观看的电影类型,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银幕。十年之间,近百部"兽片"电影在上海映演,其中更包括《荒岛野人记》(1933)、《蛮荒之花》(1933)、《蛮荒游记》(1934)和《虎啸猿啼》(1934)等多部由中国影人摄制的"中国兽片"。历经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电影社会批评、1933年开始的"软性电影"论争,"兽片"并未因其内容缺乏对现实社会的反映,而被简单的视作一种帝国主义霸权的文化侵略工具。相反,来自鲁迅、左翼影评人,以及包含普通观众在内的影片评论,皆对其有着丰富和复杂的读解。本文试图从鲁迅对"兽片"的电影爱好及其批判谈起,回到《申报》及早期报纸、电影杂志的历史现场,重返"兽片"在中国所遭遇的独特语境,论述中国观众和影人对"兽片"电影的接受和阐释。
语种中文 ; 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ib.tsinghua.edu.cn/ir/item.do?handle=123456789/147951]  
专题清华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龙缘之,Long Yuanzhi. “虎啸狮吼”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鲁迅及中国观众对好莱坞“兽片”的接受和阐释[J],2016, 2016.
APA 龙缘之,&Long Yuanzhi.(2016).“虎啸狮吼”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鲁迅及中国观众对好莱坞“兽片”的接受和阐释..
MLA 龙缘之,et al."“虎啸狮吼”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鲁迅及中国观众对好莱坞“兽片”的接受和阐释".(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