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煤颗粒表面形态及其对超细粉碎的影响
高顶 ; 赵跃民
刊名http://epub.cnki.net/grid2008/brief/detailj.aspx?filename=FTJS200706002&dbname=CJFQ2007
2014-10-28 ; 2014-10-28
关键词 颗粒 表面形态 超细粉碎
中文摘要利用扫描电镜对煤颗粒的表面形态、结构、开裂形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煤颗粒的表面形态对超细粉碎过程有重要影响,颗粒表面存在的大量孔隙是开裂的起源,粗颗粒呈脆性断裂,粉碎较容易;随着颗粒的细化,开裂形式从脆性向塑性开裂转变,细颗粒煤微观断裂形态呈撕裂状,粉碎难度增大;煤超细颗粒与其它颗粒有表面和结构上的相似性,具有分形的基本特征。
语种中文
其他责任者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 ; 江苏徐州221116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calis.edu.cn/hdl/232060/1841]  
专题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顶,赵跃民. 煤颗粒表面形态及其对超细粉碎的影响[J]. http://epub.cnki.net/grid2008/brief/detailj.aspx?filename=FTJS200706002&dbname=CJFQ2007,2014, 2014.
APA 高顶,&赵跃民.(2014).煤颗粒表面形态及其对超细粉碎的影响.http://epub.cnki.net/grid2008/brief/detailj.aspx?filename=FTJS200706002&dbname=CJFQ2007.
MLA 高顶,et al."煤颗粒表面形态及其对超细粉碎的影响".http://epub.cnki.net/grid2008/brief/detailj.aspx?filename=FTJS200706002&dbname=CJFQ2007 (201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