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腹内侧核高频电刺激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前肢使用不对称行为的研究
潘琪; 张旺明; 肖宗宇; 罗非; 徐如祥
刊名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6
通讯作者邮箱zhangwangmingcn@163.com
卷号29期号:3页码:129-133
关键词丘脑腹内侧核 深部脑刺激 前肢使用不对称测试 6-羟基多巴胺 大鼠
ISSN号1008-2425
通讯作者张旺明
产权排序4
中文摘要

目的探讨丘脑腹内侧核高频电刺激能否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前肢使用不对称行为。方法将3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22只和对照组11只。利用立体定向的方法将刺激电极埋入右侧丘脑腹内侧核,用于注射6-羟基多巴胺的套管埋入右侧内侧前脑束。实验组大鼠右侧内侧前脑束内注射12μg的6-OHDA,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对造模前、造模后和给予DBS时的大鼠进行前肢使用不对称测试。黑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毁损程度。尼氏染色确定刺激电极尖端位置。结果从22只大鼠中获得了15只成功的PD大鼠模型。与毁损前相比,模型大鼠毁损后的不对称指数显著增大(P=0.000)。给予高频VM-DBS后,不对称指数显著下降,与毁损后未给予VM-DBS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而与毁损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214)。给予低频VM-DBS后,不对称指数无明显改变,与毁损后未给予VM-DBS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而与毁损前相比,差异显著(P=0.036)。结论丘脑腹内侧核高频电刺激能够改善6-羟基多巴胺偏侧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前肢使用不对称行为,丘脑腹内侧核可能是帕金森病深部脑刺激治疗的潜在有效靶核团。

学科主题医学心理学
收录类别其他
原文出处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LAST2016&filename=NENG201603001&uid=WEEvREcwSlJHSldRa1FhdkJkcGkzK1kwdEVJT3FiWVdVQ2VtTWd2RVlrMD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ggI8Fm4gTkoUKaID8j8gFw!!&v=Mjc1NjZ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DJmWmVSbkZ5M25WcjNQS3lqRmFiRzRIOWZNckk5RlpZUjhlWDFMdXg=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21088]  
专题心理研究所_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作者单位1.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2.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3.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4.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5.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潘琪,张旺明,肖宗宇,等. 丘脑腹内侧核高频电刺激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前肢使用不对称行为的研究[J].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6,29(3):129-133.
APA 潘琪,张旺明,肖宗宇,罗非,&徐如祥.(2016).丘脑腹内侧核高频电刺激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前肢使用不对称行为的研究.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9(3),129-133.
MLA 潘琪,et al."丘脑腹内侧核高频电刺激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前肢使用不对称行为的研究".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9.3(2016):129-13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