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夜间液流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赵春彦1; 司建华1; 冯起1; 鱼腾飞1; 李炜1
刊名干旱区研究
2015-11-15
期号06页码:1173-1180
关键词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热比率法 液流通量 环境因子 额济纳绿洲 内蒙古
中文摘要夜间液流在树木的整个生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但与夜间蒸腾有关,而且有助于夜间自根系向上运输物质,为植物器官的夜间呼吸提供氧传递的机制。采用热比率技术,测量了荒漠河岸林自然生长条件下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的夜间液流通量大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 4月胡杨夜间液流通量变化不大;5月和9月前半夜缓慢下降,后半夜缓慢上升,但变化幅度不大;6、7、8月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变化幅度较5月和9月大。2前半夜胡杨累积液流量约占整夜液流量的53%~62%,而后半夜仅占整夜累积液流量的38%~47%;后半夜液流通量显著低于前半夜;胡杨各月夜间累积液流量占整日累积液流量的比例依次为:4月(45.7%)>5月(30.7%)>8月(30.1%)>9月(29.5%)>6月(28.6%)>7月(26.2%),春季夜间累积液流量占整日累积液流量的比例大于夏季和秋季。3胡杨夜间液流通量受水汽压差、气温等影响,就4—9月来看,胡杨夜间液流通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系数依次为:水汽压差(0.63)>气温(0.58)>空气相对湿度(-0.335)>土壤含水量(0.17)。水汽压差是影响夜间液流通量最关键的因子。
收录类别CSCD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5663]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分类)_期刊论文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阿拉善荒漠生态水文实验研究站/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春彦,司建华,冯起,等. 胡杨夜间液流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 干旱区研究,2015(06):1173-1180.
APA 赵春彦,司建华,冯起,鱼腾飞,&李炜.(2015).胡杨夜间液流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干旱区研究(06),1173-1180.
MLA 赵春彦,et al."胡杨夜间液流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干旱区研究 .06(2015):1173-118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