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封和放牧对沙质草地碳水通量的影响
孙殿超1; 李玉霖1; 赵学勇1; 左小安1; 毛伟1
刊名植物生态学报
2015-06-01
期号06页码:565-576
关键词生态系统呼吸 蒸散量 生态系统总生产力 沙质草地
中文摘要碳、水循环是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的两个关键生态过程,认识碳、水循环的变化对了解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具有重要作用。2013年利用箱式法对科尔沁围封和放牧的沙质草地进行了一个生长季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在观测周期内,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GEP)、生态系统呼吸(ER)、蒸散量(ET)在围封和放牧样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围封17年样地的GEP、ER、ET均最大,其次为围封22样地的,放牧样地的最小,且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2.23倍、1.65倍、1.94倍。(2)碳水(GEP和ET)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ET可解释GEP58%–60%的变异,水分利用效率(WUE)从大到小依次为:围封22年(2.85μmol·nmol–1)>围封17年(2.75μmol·nmol–1)>放牧(2.10μmol·nmol–1)。(3)GEP、ER和土壤含水率之间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p<0.05),指数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ER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响应,ER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围封17年(1.878)>围封22年(1.733)>放牧(1.477)。因此,围封能够使退化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水循环速率提高,但围封时间不宜过久。
收录类别CSCD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5566]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分类)_期刊论文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孙殿超,李玉霖,赵学勇,等. 围封和放牧对沙质草地碳水通量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2015(06):565-576.
APA 孙殿超,李玉霖,赵学勇,左小安,&毛伟.(2015).围封和放牧对沙质草地碳水通量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06),565-576.
MLA 孙殿超,et al."围封和放牧对沙质草地碳水通量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 .06(2015):565-57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