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配置对黑岱沟露天煤矿区土壤养分恢复的影响
胡宜刚; 张鹏; 赵洋; 黄磊; 虎瑞
刊名草业科学
2015-10-15
期号10页码:1561-1568
关键词排土场 植被配置 土壤养分 生态恢复
中文摘要人工植被重建是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的重要手段,但不同植被配置对土壤养分恢复效果的评估研究仍非常欠缺。本研究对采用5种不同人工植被配置模式修复近20年后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区排土场的土壤养分恢复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排土场土壤养分含量受植被配置类型的影响显著。不同土壤深度的有机质(SOM)、全氮(TN)和硝态氮(NO3--N)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总磷(TP)、总钾(TK)和铵氮(NH4+-N)差异不显著(P>0.05)。虽然SOM、TN和NO3--N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但与天然植被相比,人工植被的建植改变了其剖面垂直分布特征。经过近20年的修复,混播有豆科牧草的纯草本配置在5种植被配置中的恢复效果表现最好,其0-50 cm土壤平均SOM、TN和NO3--N分别恢复到天然植被区的63.9%、57.8%和184.8%,尤其是30-50 cm的SOM、TN和NO3--N含量水平更是超过了自然恢复的撂荒地。因此,人工植被重建是促进矿区土壤养分恢复的有效措施,混播有豆科牧草的纯草本是进行土壤修复的首选植被配置模式,SOM、TN和NO3--N可作为评估矿区土壤养分修复的评价指标。
收录类别CSCD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5505]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分类)_期刊论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胡宜刚,张鹏,赵洋,等. 植被配置对黑岱沟露天煤矿区土壤养分恢复的影响[J]. 草业科学,2015(10):1561-1568.
APA 胡宜刚,张鹏,赵洋,黄磊,&虎瑞.(2015).植被配置对黑岱沟露天煤矿区土壤养分恢复的影响.草业科学(10),1561-1568.
MLA 胡宜刚,et al."植被配置对黑岱沟露天煤矿区土壤养分恢复的影响".草业科学 .10(2015):1561-156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