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与对策
作者权佳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0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欧阳志云
中文摘要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手段。近十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很快,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许多威胁,也暴露出很多管理问题。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是了解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提升保护区管理水平、实现保护区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参考世界银行(World Bank, WB)/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开发的管理有效性跟踪工具调查表,综合考虑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管理政策和实际管理情况,重新选取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范围内的535个自然保护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系统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管理有效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主要威胁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保护区面临的主要威胁和管理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535个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的平均得分为51.95分,其中分数低于60分的保护区有371个,占调查总数的69.35%。从指标得分情况来看,保护对象的管理、保护状况、保护区边界、资源管理和保护区机构这5项指标的平均得分较高,而设备使用和维护、社区共管、事业费、经费管理、保护区管理体制及保护区管理办法这6项指标的平均得分较低。从指标类别得分情况来看,管理机制类指标的平均得分最低,为1.44分,管理基础和管理行为类指标的平均得分为1.55分和1.52分,管理效果类指标的平均得分最高,为1.90分,表明参与调查的人员对保护区的管理效果基本持肯定态度。 2. 通过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我国自然保护区面临的管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①自然保护区存在土地权属不清以及边界划定不明确的问题。②资金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保护区各项工作的开展。③保护区基础设施的配备与管理很不完善。④保护区工作人员短缺,缺乏专业培训,职工整体素质偏低。⑤保护区的规划工作以及科研监测的开展还需加强。⑥缺乏有效的社区管理制度,社区参与程度不高,导致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比较突出。 保护区管理有效性与保护区级别、分布地区、建立时间、类型、员工数量以及保护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显著相关(p<0.05),而保护区面积、主管部门、社区规模等因素对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的影响不明显(p>0.05)。Pea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人事管理(激励机制)对于保护区整体的管理效果影响最大,此外,有效的资源管理,完善的监测和评价体系以及详细可行的管理计划对于实现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威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自然保护区主要面临5类威胁:72.65%的保护区面临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偷猎、盗伐、薪柴与林副产品的采集、农业、放牧、养殖业以及林地占用等)的威胁,34.75%的保护区面临自然灾害(火灾、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干旱、病虫害和生物入侵)的威胁,10.09%的保护区面临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水资源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和其它资源的开采)的威胁,8.97%的保护区面临旅游开发活动的威胁,4.71%的保护区面临基础设施建设的威胁。 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活动和自然灾害是中国自然保护区面临的最严重的2类威胁,与保护区级别、建立时间、分布区域、面积、类型等特征无关。Pea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活动的威胁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员工充足程度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保护区内及周边的社区规模不相关(p>0.05)。
英文摘要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ure reserves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conserving biodiversi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Over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the number of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 has risen dramatically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However, many threats and management issues have emerged that have seriously impacted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nature reserves.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of World Bank/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International (WB/WWF)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tracking tool, we designed our questionnaire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policies of China’s nature reserves. Then we conducted the surveys in 535 nature reserves in 2005 to assess their management status, characteristic of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and its affecting factors, major threats and their affecting factors, with the countermeasures suggested.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5065]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权佳. 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与对策[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