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和GIS的农田防护林对作物产量影响的评价方法
史晓亮; 李颖; 邓荣鑫
刊名农业工程学报
2016
卷号32期号:6页码:175-181
中文摘要在区域尺度评价农田防护林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对于农田防护林建设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的农田防护林对作物产量影响的评价方法。首先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识别农田防护林的经营阶段和和生长状态,建立农田防护林防护效应的综合判定模式;其次采用机制法,通过光、温、水、土逐级衰减,计算作物生产潜力,并基于遥感影像和光能利用率模型估算作物单产;最后构建农田防护林对作物产量影响的评价方法体系。基于该方法,在吉林省长春市北部的农田防护林重点建设区选择样区,评价了该区2009年农田防护林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在一定程度上将会促进玉米增产。尤其在自然条件较差的低产区,农田防护林的增产作用更加显著,增产率达到8.85%;而在高产区,增产率约为2.4%,但是由于胁地效应的影响,在部分地区可能造成减产。因此,在农田防护林的规划建设中,应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在占地面积最小的情况下,达到稳产增产的作用,实现农田防护林的最大防护效应。该研究丰富了在区域尺度研究农田防护林防护效应的技术方法,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区域尺度上农田防护林的增产效益,并为农田防护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59.226.123.10/handle/131322/6921]  
专题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_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学科组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史晓亮,李颖,邓荣鑫. 基于RS和GIS的农田防护林对作物产量影响的评价方法[J].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6):175-181.
APA 史晓亮,李颖,&邓荣鑫.(2016).基于RS和GIS的农田防护林对作物产量影响的评价方法.农业工程学报,32(6),175-181.
MLA 史晓亮,et al."基于RS和GIS的农田防护林对作物产量影响的评价方法".农业工程学报 32.6(2016):175-18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