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超分辨近场结构记录性能与机理研究
作者张锋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7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导师干福熹
关键词近场 超分辨 超分辨近场结构 孔径型掩膜 散射型薄膜 只读超分辨光盘 金属纳米粒子
中文摘要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孔径型掩膜材料的超分辨性能研究;散射型薄膜材料的超分辨性能研究;基于两类材料的只读超分辨光盘研究。最后总结比较了两类材料在Super-RENS中的作用、机理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之处。 论文首先综述了近场光存储,掩膜超分辨以及超分辨近场结构技术和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Super-RENS中主要包括孔径型掩膜层和散射型记录层,他们在记录和读出中的作用是不同的,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放在一起,我们在论文中将两种材料分开来研究,以便更好的阐述他们各自在Super-RENS中的作用,比较两类材料异同之处。 在研究孔径型掩膜材料时,采用Super-RENS静态记录的实验方法来判断掩膜材料的超分辨性能。通过对各类掩膜材料Sb, Bi, AgInSbTe,Ti, Si超分辨近场结构的静态记录实验研究,发现具有高的平衡载流子浓度,低透过率(高吸收),且高电阻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很好的缩小光斑的作用,如Sb和AgInSbTe;而透过率较高的半导体材料Si、电阻很低的半金属材料Bi以及金属材料Ti不具有缩小光斑的作用。在进行机理分析时,我们对Ou的理论进行了修正,既考虑传输场对记录点的影响,也考虑了倏逝场对记录点的影响:Sb和AgInSbTe缩小光斑的效果是由于非线性倏逝场引起的,Si不能缩小光斑是由于它的线性传输场较高造成的,半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倏逝场虽然具有增强作用,但其增强是线性的,所以也不具有缩小光斑的作用。根据前面的理论指导,计算模拟了通过各种掩膜后到达记录层的光场分布,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的很好。 在进行静态记录前我们研究了薄膜厚度对Sb,Bi和AgInSbTe光谱、能带结构,和电学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了一些奇特的材料性质转变:Sb块体时是半金属,但很薄时会变成半导体,且溅射后薄膜为非晶态,超过一定厚度就转变为半金属且溅射后薄膜为晶态;而Bi薄膜则不存在这种转变,无论厚薄都为半金属(块体时也为半金属);AgInSbTe块体时就是半导体,薄膜时仍为半导体,厚度只对半导体类型和能带宽度产生影响。采用量子尺寸效应对Sb的半金属—半导体转变和AgInSbTe的能带宽度随着薄膜厚度增加而减小的规律进行了解释。对于Bi的半金属—半导体的转变是有争议的,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没有发现转变的发生,这可能是表面效应或晶格缺陷造成的。 散射类薄膜(AgOx)在激光照射下会形成一个小的Ag孔,同时析出金属Ag粒子,这个Ag孔相当于一个超分辨小孔,在读出过程中会起到压缩(减小)光斑的效果,同时析出的Ag粒子也会有近场增强效应。采用有限时域差分(FDTD)法模拟了平行光照射Ag颗粒子的近场光强分布以及粒子间距对光耦合的影响。模拟了高斯光束通过了Ag孔的近场光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光斑尺寸通过小孔后会被大大压缩,给出了Z=-20nm到Z=50nm近场区域的光斑形状和强度分布图,在入射面(Z=-20 nm)处,存在很强的边界增强,能量最强处分布在边界;在出射面(Z=0nm),边界增强效应已经明显减弱,能量逐渐向中间集中;随着离开出射面的距离进一步增大,边界增强效应也进一步减弱,能量进一步向中间集中,光斑形状也从椭圆向圆形转变。此外还研究了不同氧分压比下AgOx薄膜热作用前后微观形貌、光谱、结构的变化以及Ag粒子的析出现象,这也是实际应用中重要的工艺参数。 将上述两类材料用在只读式超分辨光盘上,研究两类材料的超分辨性能和读出不同之处:AgOx超分辨读出过程中形成一个固定尺寸的Ag孔(环),这个小孔相当于一个超分辨光阑,可以缩小光斑尺寸,而且分解产生的Ag粒子会对信号有增强作用,但是AgOx在激光照射下分解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形成的小孔不能关闭恢复到初始状态,而孔径类掩膜如AgInSbTe和Sb在高功率激光的照射下会形成一个动态的光孔,当激光照射到薄膜时,薄膜熔化,小孔打开,当激光移开薄膜又返回到固态,小孔关闭,这是一个可逆的过程,这种孔径型掩膜材料更容易实现分超辨点的读出,更容易控制,信噪比也更高,采用AgInSbTe作掩膜的只读超分辨光盘最高可以达到43dB。 最后比较和总结两类材料在Super-RENS中所起的作用、机理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之处:孔径型掩膜在Super-RENS中作超分辨掩膜或超分辨反射层,起减小光斑的作用,采用了修正后的半导体载流子模型的研究方法;散射型薄膜形成记录点,并析出Ag粒子,在Super-RENS起近场增强和缩小光斑作用,采用了FDTD模拟的研究方法。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siom.ac.cn/handle/181231/15365]  
专题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锋. 超分辨近场结构记录性能与机理研究[D].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