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中国“一带一路”地缘战略
于会录1; 董锁成1; 李宇1; 李泽红1; 石广义1; 李飞1; 李富佳1; 常永智1; Sun, XM; Hu, ZM
2016
关键词地缘战略 外部性 负外部性最小化 守成大国 新兴大国
摘要文章在总结既有地缘政治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地缘政治理论的不足之处,认为既有地缘政治理论宏观性太强,理论缺乏国际伦理基础,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地缘政治现实。文章将经济学的外部性概念引入地缘政治领域,提出了地缘战略外部性概念,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地缘战略会产生外部性,且外部性随国家的规模和世界影响力的增大而变大;通过负外部性最小化可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负外部性最小化应该成为地缘战略优化的目标。地缘战略具有外部性的特点对地缘战略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文章认为,地缘战略研究应将区域或世界地缘政治格局视为一个有机系统;应探索建立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之间的数量关系模型;加强地缘政策及其效果的系统性研究;重视地缘政治的历史案例研究。文章以负外部性最小化为指导原则分析了守成大国和我国(新兴大国)的地缘战略选择,认为正外部性最大化是守成大国最核心的地缘战略利益,遏制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是守成大国的霸权战略思维。文章分析了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主要发展趋势,并总结了我国一带一路地缘战略应该注意的重大问题:(1)加强世界和周边区域地缘政治格局的系统性研究,努力实现地缘战略负外部性最小化。(2)尊重西方守成大国的地位和利益,增加同西方守成大国的交流沟通,降低因形势误判而发生正面冲突的概率。(3)切实提高中国在国际规则制定领域的话语权,增强文化软实力,增加以自己为核心的地缘政治体系的层次和外围国家的数量,绝不追求地缘政治地位的正外部性(霸权利益)。(4)借鉴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及建设经济特区的经验,增加地缘政策储备,为化解可能出现的地缘政治危机提供足够多的应急预案。
出处中国科学院院刊
06页:697-706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44292]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_CERN水分分中心
作者单位1.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于会录,董锁成,李宇,等.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中国“一带一路”地缘战略.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