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蒙古栎、华山松对O3和CO2浓度升高的光合生理响应; Photosynthetica response of Quercus mongolica and Pinus armandi to elevated O3 and CO2 concentration
作者王 兰 兰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9-05-18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授予地点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高浓度O3和CO2 蒙古栎 华山松 光合生理 开顶箱(OTC)
其他题名Photosynthetica response of Quercus mongolica and Pinus armandi to elevated O3 and CO2 concentration
中文摘要大气环境中O3和CO2浓度的升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二者交互作用对城市中树木光合生理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华山松(Pinus armandi)是沈阳市城市森林的两个重要树种,对大气环境变化的响应具有代表性。本文采用开顶箱法研究了在高浓度O3(80 nmol•mol-1)、CO2(700 μmol•mol-1)及其复合作用下沈阳市蒙古栎、华山松生长、光合、蒸腾的日动态、季节动态变化,揭示了高浓度O3、CO2及其复合作用对两树种光合生理的影响机制,为研究城市森林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 1. 高浓度O3处理后,蒙古栎叶片表现为棕斑型伤害,华山松针叶则为叶尖变黄,两树种光合“午休”程度加重,叶片生长受到抑制。同时,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淀粉含量降低。 两树种叶绿素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下降。蒙古栎光合速率的降低前期主要表现为气孔限制,后期转为非气孔限制为主。华山松光合速率下降则主要受非气孔限制,表明其针叶气孔开闭对光合的影响要小于蒙古栎。造成两树种光合速率下降的非气孔因素是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的降低。两树种光呼吸的升高是逆境下的一种保护机制。 在叶绿素荧光方面,两树种Fo、Fm、Fv/Fm、φPSII、ETR、qP降低,NPQ升高,表明高浓度O3作用下, PSII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降低、电子传递速率下降,用于光合光化学反应的光能减少,过剩能量增加,热耗散增加。 2. 高浓度CO2处理短期内提高了两树种叶片胞间CO2浓度、羧化效率、表观量子效率和光反应能力(φPSII、ETR和qP),从而提高了蒙古栎、华山松的净光合速率。一段时间后表现出光合下调的现象,羧化效率的降低和光反应能力(φPSII、ETR和qP)的下调可能是发生光合适应的主要原因。 高浓度CO2处理促进两树种叶片的生长,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日变化曲线趋向单峰曲线,缓解了光合“午休”现象。 3. 复合处理效应,高CO2处理缓解了高O3处理的不利影响,减轻了高浓度O3对叶片的伤害,与单因子O3处理相比较,Pn、AQY、CE、Fv/Fm、qP升高,NPQ降低。另外,在叶片代谢产物、叶绿体色素含量、以及叶生长量的变化上缓解作用均有体现。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2-15 ; 2011-04-29
页码147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2765]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 兰 兰. 蒙古栎、华山松对O3和CO2浓度升高的光合生理响应, Photosynthetica response of Quercus mongolica and Pinus armandi to elevated O3 and CO2 concentration[D].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