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土壤镉污染的遗传及生态毒性研究; Genotoxicity and Ecotoxicity Assessment of Cadmium in Soils
作者陈朗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8-05-16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授予地点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土壤 遗传毒性 指标敏感性 蚕豆根尖微核试验
其他题名Genotoxicity and Ecotoxicity Assessment of Cadmium in Soils
中文摘要针对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方法现存的问题并结合土壤自身的特性,进行了蚕豆微核试验方法改进的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蚕豆幼苗次生根根尖为供试材料,以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I)、染色体畸变率(CAF)和微核率(MNF)为试验指标,开展了我国典型土壤(红壤、棕壤和黑土)中低剂量(0~10 mg•kg-1)镉污染遗传毒性剂量-效应关系研究。研究针对蚕豆根尖微核遗传毒性评价指标“污染指数”的缺陷,首次提出“毒性指数”。“毒性指数”将有丝分裂指数、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指标所得数据结合,评价土壤镉遗传毒性水平。与此同时,研究选择蚕豆幼苗叶片为供试材料,进行了以抗氧化酶活性(SOD、POD和CAT)和植物激素含量(ABA、GA3和Z&ZR)为指标的镉污染胁迫生态毒理试验研究,并比较了上述三类指标对土壤镉污染的毒性响应及敏感性。 蚕豆根尖微核方法改进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种备选试验材料中,蚕豆初生根、次生根根尖细胞和芽尖细胞均对镉胁迫响应显著。与芽尖细胞相比,根尖细胞MI、CAF和MNF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次生根尖细胞比与初生根尖细胞对镉响应更敏感,遗传毒性效应显著相关。在上述方法学研究基础上,将蚕豆幼苗次生根根尖微核试验应用到典型土壤镉污染的研究中,结果表明,同一剂量下,红壤中镉的遗传毒性效应最强,棕壤次之,黑土最不显著。土壤pH值与有机质含量对镉的遗传毒性影响较大。 抗氧化防御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POD和SOD在0~10 mg•kg-1镉浓度范围内先升高后降低,对镉毒性的指示效果最明显;CAT反应与SOD、POD相反,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植物激素试验结果表明,ABA和Z&ZR对镉胁迫响应敏感,其含量与镉浓度存在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GA3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表现出无规律性,表明它对污染物的响应具有选择性。 试验数据显示,不同指标对镉胁迫均具有响应,但响应的域值及敏感度不同。比较而言,蚕豆根尖微核遗传毒性指标指示效应更明显。将各指标联合使用可使土壤镉污染的遗传和生态毒性诊断更为全面、有效。本研究为土壤镉污染早期诊断敏感指标筛选及指标组合提供了实验依据,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早期诊断奠定试验和理论基础。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2-15 ; 2011-04-29
页码87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2737]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朗. 土壤镉污染的遗传及生态毒性研究, Genotoxicity and Ecotoxicity Assessment of Cadmium in Soils[D].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