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博士论文-QCD演化方程中高扭度效应的研究
作者阮建红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厉光烈
关键词高扭度效应 演化方程 切割图 时序微扰论
学位专业理论物理
中文摘要描述核子中部分子演化的标准动力学方程是Dokshitzer-Gribov-Lipatov-Altarelli-Parisi(AP)演化方程。根据AP方程,部分子不断地从一个演化为两个较小动量的部分子。因此,在小x区域,部分子密度很大,初态部分子间出现重组和湮灭,即高扭度现象。但AP方程没有包括此效应,因而根据AP方程演化得到的部分子分布在小x区域会导致散射截面么正性的破坏。所以,必须对AP方程进行高扭度修正。Gribov-Levin-Ryskin(GLR)方程曾是一个公认的考虑了上述高扭度修正的演化方程,但它所预言的结果与实验并不一致,人们对它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在此情况下,我们重新分析对AP方程的高扭度修正过程,提出新的考虑高扭度修正的演化方程。本文首先分析AP方程在小x区域的行为,指出它在小x极限下会破坏散射截面么正性,说明高扭度修正的必要性。接着,我们介绍GLR方程,分析它所考虑的高扭度过程,指出它由于运用了AGK切割规则而计算了一些不合理的切割图,并因此遗漏了一些应该有的切割图,且它不满足动量守恒。利用时序微扰论佩TGPT)并根据因子化定理,我们找到有关扭度-4演化过程的不同切割图之间的联系,归纳出一个新的完整的高扭度修正的演化方程。再接着,我们计算有关扭度-4过程的演化函数,使新方程得以被具体应用。最后,我们分析演化方程中部分子初始分布的可能形式,指出MRST小组的胶子初始分布是不合理的,并利用新方程计算F_2、F_2~L、R_L、dF_2/dlnQ~2等,得到与实验一致的较好结果。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理论物理
公开日期2016-02-2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09744]  
专题高能物理研究所_理论物理室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阮建红. 博士论文-QCD演化方程中高扭度效应的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