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博士论文-微扰量子色动力学应用到遍举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曹俊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1998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黄涛
关键词量子色动力学 微扰量子色动力学
学位专业理论物理
中文摘要自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微扰量子色动力学广泛应用于介子重子形状因子、衰变分支比、强子散射、双光子过程、深度非弹中矢量介子的产生等遍举过程,甚至于核物理中。然而由强相互作用的色禁闭特性,遍举过程的研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强子波函数等非扰问题。由于目前对非微扰问题和争论。本文在一定程度上讨论了这些问题中的几个,包括因子化、微扰底细的自洽性、波函数的高扭度贡献以及光锥微扰论本身的一些局限。考虑到光锥量子化在处理束缚态方面的优越性,我们主要用光锥微扰论来研究遍举过程。首先我们以πγ的跃迁形状因子为例回顾了光锥微扰论应用到遍举过程的一些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波函数的横动量效应以及由于横动量的加入带来的Melosh转动效应。当只考虑价福克态时,在目前实验所能达到的能量标度下,微扰论的结果与实验数据存在大约20%的差距。假定πγ与ηγ,η'γ形状因子中的非微扰效应大致相等,我们拟合了ηγ和η'γ的实验数据,讨论了η和η'的混合角和味单态中可能的内禀粲夸克成分。对目前与实验数据相差较大的π介子形状因子,我们讨论了它的因子化和微扰论自洽性,认为在Q~2 > 4GeV~2时微扰论是可以应用的。然后计算了横动量加入后的形状因子,并就光锥微扰论的一些局限,主要是重整化和转动不变性问题做了适当讨论。我们用微扰论讨论了胶球到两介子的衰变分支比。通过对胶球衰变、χ_(cJ)衰变以及π介子形状因子的硬散射振幅的比较,我们发现对胶球应用微扰论是可能的。数值研究也说明微扰论自洽所需要的能量标度比π介子形状的还要小。尽管对胶球波函数的知识还很贫乏,仍然可以得到胶球到两介子的分支比是不大的,并可以解释ξ(2230)的窄宽度。最后我们用约化形状因子和夸克交换模型讨论了氘核的形状因子,用一个简单的谐振子波函数可以很好地解释结构函数A(Q~2),并说明在Q~2 > 1GeV~2 时其螺旋度零到零振幅已经取得了主导地位,QCD的效应已经显现出来。然后我们唯象地加入了螺旋度翻转的振幅的贡献,解决了只有螺旋度零到零振幅时与B(Q~2)、G_Q(Q~2)的实验值不符的问题。正确地解释氘核全部的形状因子。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可以发现微扰论的因子化和自洽性与硬散射振幅的端点奇异性密切相关,对端点奇异性不是很强的的过程,微扰论在几个GeV~2时是自洽的,但是非领头的贡献,特别是高福克态的贡献有可能很重要。同时我们比较了等时量子化与光锥量子化的异同点与各自的优缺点,说明了光锥量子化在处理束缚态问题上的优越性。但由于光锥微扰论本身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要处理这些贡献,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光锥微扰论,例如寻找一个行之有效的重整化方法等。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理论物理
公开日期2016-02-2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09597]  
专题高能物理研究所_理论物理室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曹俊. 博士论文-微扰量子色动力学应用到遍举过程中的几个问题[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