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博士论文-碳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作者高斌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9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吴自玉 ; 朱佩平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计算 密度泛函理论 X射线谱学 大尺度体系计算
学位专业凝聚态物理
中文摘要本文在第一性原理的水平上研究了一系列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特别是利用了X射线谱学(X-ray spectroscopies)的方法—包括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near edge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NEXAFS)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和X射线发射谱(X-ray emission spectroscopy,XES)。这些谱学表征手段可以提供所研究材料的内壳层、占据态和非占据态的相关详细信息。; 借助于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我们成功地揭示了四氰乙烯(tetracyanoethylene)的前线轨道的电子结构信息,这些前线轨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四氰乙烯独特的磁学特性。; 我们的理论计算还证明了X射线谱学能够有效地鉴定富勒烯(fullerene)和内包金属富勒烯(endohedral metallofullerene)的异构体和结构信息。结合实验和理论工作,我们研究了内包金属富勒烯Gd@C82的结构信息。研究结果表明钆原子的平衡位置是位于富勒烯C2轴上的六元环附近;而且,钆原子能够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荡,振荡幅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此外,采用X射线谱学,我们还进行了碳纳米管修饰方面的工作。譬如,借助于紫外光电子光谱(ultraviolet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UPS)实验和理论计算,我们研究了氢溴酸溶液对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修饰作用、碳纳米管发生的局域结构变化、以及碳纳米管和溴的相互作用。利用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我们研究了链霉亲和素-蛋白(streptavidin protein)和碳纳米管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会影响蛋白质肽键(peptide bond)的几何结构,并导致相应的吸收谱的变化。这些研究结果除了有助于理解碳纳米管修饰方面的工作外,还显示了X射线谱学在研究碳纳米管修饰、碳纳米管和复杂体系相互作用方面的优势和应用价值。本论文还提出了新的针对大尺度体系的计算方案—中央插件延长法(central insertion scheme,CIS)。借助于该方法以及并行算法的实现,我们可以在比较高的理论水平上,比如杂化密度泛函理论(hybri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快速有效地研究大尺度体系(多达150000个电子)的电子结构和性质。和传统的计算方法比较,中央插件延长法可以提供足够高精度的结果,但是计算时间却花费的很小。借助于该方法,我们成功地研究了不同尺寸(从直径0.76纳米、包括29个碳原子,一直到直径7.3纳米、包括20959个碳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的电子结构。我们的研究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解决了量子尺寸限制模型(quantum confinement model)是否适用于纳米金刚石这一长期争论。此外,借助于中央插件延长法,我们还研究了一系列不同直径和长度的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WCNT)的电子结构和X射线谱学特征,这些研究使得解释现有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成为可能。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凝聚态物理
公开日期2016-02-2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10226]  
专题多学科研究中心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斌. 博士论文-碳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