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心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应用研究版块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民族差异问题
刘寅1; 陈正根1; 张雨青1; 张宁1
刊名心理科学进展
2011
通讯作者邮箱zhangyq@psych.ac.cn
卷号19期号:10页码:1511-1517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民族差异 本土化
ISSN号1671-3710
其他题名Ethnic Difference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通讯作者张雨青
产权排序1
中文摘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民族差异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PTSD的发生率较高和症状反应与症状结构的差异。以美国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研究表明,这些差异主要是源于暴露水平、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汶川地震后,有研究也发现羌族PTSD发生率高于汉族,然而对于羌汉民族间症状反应的具体差异及其原因,还并不十分明确。因此,有必要在中国进行PTSD民族差异系统深入的研究,这既有助于灾后心理援助工作更加有针对性的开展,也能够为从东方文化视角下理解PTSD提供理论依据。
英文摘要The evidence for differences in prevalence and symptom structur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in western countries,especially U.S.,was reviewed.We tired to summarize the explan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trauma exposure,socioeconomic status(SES) and cultural context.Some studies have found higher rate of PTSD among victims of Qiang than their Han counterparts after the 2008 Si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Deepgoing and systematic studies are essential,in order to provide targeted interventions for different ethnic groups,as well as to gain a understanding of PTSD from the background of China.
学科主题创伤心理学
收录类别CSCD
原文出处http://159.226.100.28/qk/80511A/201110/39522951.html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4351514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14466]  
专题心理研究所_应用研究版块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寅,陈正根,张雨青,等.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民族差异问题[J].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0):1511-1517.
APA 刘寅,陈正根,张雨青,&张宁.(201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民族差异问题.心理科学进展,19(10),1511-1517.
MLA 刘寅,et al."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民族差异问题".心理科学进展 19.10(2011):1511-15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